當別人都知道,而自己卻不知道........
一、室內空氣污染種類:
室內空氣污染物之種類及來源(USEPA, 1995)
污染物種類 污染物來源
氡氣 地殼及岩石,建築石材,井水
環境二手煙 香煙、雪茄煙等人為抽煙行為
生物性污染物 潮濕的環境,如牆壁、地毯及傢俱、空調系統及寵物等
一氧化碳 燃燒行為、抽煙
有機氣體 家庭用品之使用,如清潔劑、油漆、噴霧劑及驅蟲劑等
可吸入性微粒 燃燒器具之使用、抽煙、火爐、壁爐、煤油燈
甲醛 合板、隔板建材,傢俱
石綿 損壞、破舊之隔熱材料,裝潢建材
鉛 含鉛基之油漆,受污染之泥土、塵埃、飲用水
懸浮微粒
住宅區之主要污染來源包括外界空氣、室內燃燒行為、吸菸、室內裝潢建材及人為活動等。由於家庭窗戶有時常打開進行自然通風,室內懸浮微粒濃度會受到戶外懸浮微粒的影響。而在家居生活中使用瓦斯爐與煤氣灶進行烹煮,在天氣寒冷時使用煤油、輻射或二階式暖爐等,以及在國外室內常用的燒木壁爐都會產生懸浮微粒。吸菸行為所產生的懸浮微粒粒徑大多小於2.5μm,是屬於呼吸性懸浮微粒( Respirable Suspended Particle )。吸菸造成的污染包含兩部份,一是經由濾嘴吸入抽煙者內部再吐出的部份稱為主流煙(mainstream smoke),此部份造成的懸浮微粒較低;另一則是由香煙在燃燒時直接排放到空氣中的部份稱為旁流煙(sidestream smoke),此部份為香煙對室內懸浮微粒之主要的貢獻者。早期室內常使用的隔熱或吸音建材可能含有石綿,其他如地毯、窗簾等含有其他纖維都是懸浮微粒的來源來源。造成室內懸浮微粒增加的原因還包括有室內的活動,如環境清潔、燒香、動物的毛屑或植物花粉等。在商業區污染源方面,除了包含上面住宅區的因素如外氣、吸菸、燃燒行為、建材等外,另一很重要的因素即為通風系統。由於商業區的通風系統大都為中央空調或冷氣,因此在進行氣體的交換過程中,若空氣過濾系統效率太低,未能過濾去除外面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往往使得室內懸浮微粒的濃度大為增加。
二氧化碳
住宅區室內二氧化碳主要來源為人體呼吸、燃燒、吸菸等。二氧化碳常被用來當作室內空氣品質的一個指標。在通風不良時,人體呼吸常造成室內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另一主要污染源即為燃燒,在國內氣候狀態下較少使用燃燒木材的壁爐或其他燃燒煤氣的暖爐,然而瓦斯爐和熱水器的使用則會造成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室內吸菸也是造成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因素之一,此外家中擺有神案燒香、還有一些行為如電銲、電熔等都是造成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主因。在商業區部份,原因如同住宅區是因為燃燒、呼吸、吸菸等造成。在商業區的飲食業往往因為烹煮而造成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其他商業區可能因為人潮過都多且通風不良而造成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大增。
一氧化碳
無論是住宅區或商業區,一氧化碳是由不完全燃燒所造成的,因此其產生源皆和燃燒有關。如前面提到的各種燃燒行為,包括瓦斯爐、熱水器、及其他燃燒器等。吸菸一樣會造成室內一氧化碳濃度的增高。
揮發性有機物
住宅區及商業區揮發性有機物來源有外氣滲入、燃燒副產物、吸菸、烹煮、建材、裝潢、油漆、傢俱、日常用品及生物排放等。天然氣不完全燃燒可能含有脂肪族碳氫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燃燒木材、燒香會釋放出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室內吸菸也會造成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建材是室內揮發性有機物主要污染源之一,不論是在建材本身或是在裝潢過程中所使用的有機物,包括塗料、黏著劑、填縫劑、溶劑皆會慢慢釋出揮發性的有機污染物。家中牆壁若粉刷油漆,則會因為使用有機溶劑或其他的添加劑而造成大量的有機污染物揮發出來,近年來使用水溶性塗料已大大降低有機溶劑的使用。傢俱本身能釋放污染物外,其往往經過處理塗上防蟲或亮光漆等有機物,因此也會產生揮發性的有機物。日常用品如立可白、清潔劑、髮膠、香水、芳香劑、殺蟲劑等都會增加室內有機物的濃度。
甲醛
室內甲醛主要來源為建材、傢俱、吸菸及其他燃燒行為。無論是在住宅區或是商業區所使用的室內建材或傢俱很多都是使用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硬木三夾壁板等為材料,在這些材料製造過程中常會使用含有甲醛的樹脂來當作黏著劑,例如尿素甲醛樹脂、三聚氰胺樹脂等。因此,這些甲醛樹脂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慢慢逸散出來,尤其在新裝潢或傢具剛購買的階段揮發出來的甲醛濃度最高。吸菸及前面提到的幾種燃燒過程中因為複雜的化學反應都會產生甲醛。
室內VOCs中以甲醛之逸散量最大。甲醛主要來自民生消費用品、裝潢板材甲醛樹脂或黏著劑、辦公事務機、塗料之逸散。油漆、塑膠、壓縮木、夾板及醛泡沫樹脂保暖材料。拜香、蚊香、香煙等燃燒產物。
歐美各國室內甲醛之建議值為0.1 p p ppm,WHO建議不超過0.08 ppm為原則。
由於國人有過度裝修的習慣,各大樓求得的甲醛終生致癌風險為可接受致癌風險基準(10-6)之100~1000倍。
根據實測的結果,一年內室內甲醛濃度約可降低一半,但不同場所會因其室內裝潢、建材及通風之不同而異,故多久時間可降達WHO建議值均不同。
原則上有嗅到味道時, 濃度皆已遠超過WHO建議值。惟裝潢、建材會持續釋放微量甲醛達一年至數年之久,此為無法避免之事,只能在使用初期大量逸散時先儘量去除。
(以上文字及表格引用節錄自江哲銘、林慶元,「綠建材認定要項研究」,九十一年度建築研究計畫聯合研討會,2002及吳致呈─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李慧梅─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室內空氣品質查證與專責人員訓練班課程補充資料)
國家標準建議值
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
中華民國94年12月30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署空字第0940106804號
一.為改善及維護室內空氣品質,維護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特訂定本建議值
二.本建議值除勞工作業場所依室內空氣污染物濃度標準外,其他室內場所空氣污染物及濃度如下:
項目 建議值 單位
二氧化碳(CO2) 8小時值 第1類 600 ppm(體積濃度百萬分之一)
第2類 1000
一氧化碳(CO) 8小時值 第1類 2 ppm 第2類 9
甲醛(HCHO) 1小時值 0.1 ppm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1小時值 3 ppm
細菌(Bacteria) 最高值 第1類 500 CFU/m3(菌落數/立方公尺)
第2類 1000
真菌(Fungi) 最高值 1000 CFU/m3
粒徑小於等於10微米(μm)
之懸浮微粒(PM10) 24小時值 第1類 60 μg/m3(微克/立方公尺)
第2類 150
粒徑小於等於2.5微米(μm)
之懸浮微粒(PM25) 24小時值 100 μg/m3
臭氧(O3) 8小時值 第1類 0.03 ppm 第2類 0.05
溫度(Temperature) 1小時值 第1類 15~28 ℃(攝氏)
三.
(一)1小時值:指1小時內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1小時累計採樣之測值。
(二)8小時值:指連續8個小時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8小時累計採樣測值
(三)24小時值:指連續24小時各測值之算術平均值或24小時累計採樣測值。
(四)最高值:依檢測方法所規範採樣方法之採樣分析值。
四.(一)第1類:指對室內空氣品質有特別需求場所,包括學校及教育場所、
兒童遊樂場所、醫療場所、老人或殘障照護場所等。
(二)第2類:指一般大眾聚集的公共場所及辦公大樓,包括營業商場、
交易市場、展覽場所、辦公大樓、地下街、大眾運輸工具及車站等室內 場所。
